孩子們跟特教老師誦讀中秋節(jié)詩句。
新派訊 “憑高眺遠,見長空萬里……”10月6日,濰坊市兒童福利院3樓的教室內(nèi),10歲的小書豪跟著特教老師吳清霞朗誦著關于中秋節(jié)的詩句,一雙眼睛格外閃亮。秋雨綿綿,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內(nèi)卻暖意融融。為讓孩子們度過一個難忘的中秋佳節(jié),該院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豐富的節(jié)日零食禮包,并在課堂上生動講述中秋的傳說與習俗,從嫦娥奔月的傳說到月餅的由來,讓孩子們在傾聽中感受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
課堂上,工作人員為孩子們講述中秋的傳說與習俗。
期間,身為濰坊市兒童福利院教育科主管的吳清霞穿梭在孩子們中間,這是她陪這群特殊孩子度過的第11個中秋節(jié)。
44歲的吳清霞個子不高,性格溫婉,投向孩子的目光總是像水一樣溫柔。聊起初入兒童福利院時的場景,吳清霞的眼睛里泛起了淚花。“我從小就喜歡當老師,也喜歡孩子,我第一次見到這群特殊孩子時,尤其是看到一個和自己的孩子一般大、卻失去了雙親的孩子時,讓我感觸很深?!闭f到這里,她忍不住背過身抹了抹眼淚,“同事們也都很有愛心,相處得很融洽,沒想到一做就是11年?!?/span>
吳清霞為孩子們分發(fā)月餅。
每天上午8時左右,吳清霞和同事們開始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。清掃教室、開窗消毒,為孩子們準備桌椅、板凳,接孩子們進入教室,讓孩子們整齊地坐成一排,準備上課。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,構成了她11年來不變的工作節(jié)奏。
“我家住在濰城區(qū)的望留街道,每天騎電動車到兒童福利院要1個多小時,冬天路況不好時要將近兩個小時,一想到這里純真的孩子們,再累我也要堅持下來。”這份溫暖的堅持在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已延續(xù)多年,累計服務超1000名特殊兒童的背后,是無數(shù)像吳清霞這樣堅守的身影。
采訪完畢,臨近中午,加班職工和孩子們的中秋午宴即將開始,食堂大廚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中秋大餐。月已漸圓,愛已滿溢,濰坊市兒童福利院里處處彌漫著節(jié)日的歡樂,充盈著笑聲。
新派融媒體記者:李國棟/文圖
編輯:王首榮 祝超 李愛花
一審:慈兆慶 二審:劉鵬 三審:王志剛